上海  |   黑龙江省  |   天津  |   吉林省  |   辽宁省  |   重庆  |   江苏省  |   山东省  |   安徽省  |   河北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江西省  |   陕西省  |   山西省  |   四川省  |   青海省  |   海南省  |   广东省  |   贵州省  |   浙江省  |   福建省  |   台湾省  |   甘肃省  |   云南省  |   内蒙古  |   宁夏  |   新疆  |   西藏  |   广西  |   北京  |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 观点交流 >

生态殡葬主题公园城市公墓园林景观空间绿色殡葬设计助力美丽乡村

时间:2021-04-02 作者:admin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党中央发出的第一号文件,也是党和国家连续十八年聚焦“三农”的第一号文件。党中央发出的《意见》中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这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给予了极大的关切。
《意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中国生态殡葬网为此表示,例如:在(十七)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求推进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在(二十五)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这既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殡葬行业提出的必须努力完成的任务。时不我待,攻坚克难,我们必须以《意见》为指导,将强化与提升“农村公益性殡葬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通过不懈的努力,彻底改变目前较为落后的农村殡葬基础设施,完善和提升其服务功能和水平,并借此助力持续推进农村的殡葬改革,加快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文明乡风的恢复或形成。
中国有句成语:纲举目张。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如何看待和怎样建设农村农村公益性殡葬基础设施,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一、什么是农村公益性殡葬基础
农村公益性殡葬基础设施在各地有着不同的概念和实体,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部分是:公益性墓地、公益性集中治丧场所和公益性骨灰集中安放设施。
二、现状下的农村公益性殡葬基础
我国农村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造和完善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其现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生态殡葬网为此强调,首先,基础功能不完整。农村殡葬基础设施整体较为落后,建筑破败,设施陈旧,基础功能缺失,有些地方只有墓地,连集中治丧场所都没有。
其次,园区疏于管理。墓区内脏乱差,无人维护和管理,林深草长,最终成为一座乱坟岗。生命在此遗忘,墓园沦为“生命禁区”。
再次,缺少统一规划。农村公益性墓地缺少统一规划,乱葬乱埋,硬化白化等现象严重。墓区界面不亲民,与环境兼容性差,致使殡葬活动成孤岛。
总而言之,农村殡葬基础设施的落后与低质化,直接影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也严重阻碍了绿水青山的实现,迟滞了我国殡葬改革的进程。要系统解决农村出现的种种殡葬难点和问题,既需要政府多部门长周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殡葬设计”单位的义不容辞和一马当先。
三、殡葬行业的责任和工作重点
面对这些难点和问题,亟需我们的殡葬专业团体以极强的责任感,施展出专有的智慧和才能,为各级党委政府解忧、为各地农村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添彩。
盛兰联创——殡葬建筑与景观设计专家携手中国生态殡葬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殡葬的建设之路,并且在农村殡葬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协同发展上探行甚远,在大量实操案例中有着很多的切身体验。在此,我们愿为同行提供一些心得和宝贵经验,以饕共享。
我们的心得与案例
首先,谈谈我们的心得,这是我们在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认知和共同原则。
1、扶今追远,唯有乡愁
在长期的设计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殡葬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它既是对人的实体的处理过程,也是文化的发生与传承的载体。不去了解、发掘和体现这些具有地域特定的文化,也就是常说的乡愁,设计出来的东西就不能被当地接受,更不可能为殡葬活动服好务。
2、祠堂文化、去伪存真
祠堂文化具有很大的广义,它是世界文明发展史的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如教堂、清真寺、庙宇的宗教活动等等,在我国存在更多的是分布在广大农村的祠堂中的建筑建设风格和其中的祭祀活动,这类建筑风格以及祭祀活动表现和强调的是吉祥、如意乃至忠孝、仁义、礼信。这是祠堂文化的真谛,只有牢牢抓住这些,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3、绿色生态、创新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殡葬的出路就是实现绿色生态殡葬和园林化殡葬基础设施。这是持续健康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设计殡葬基础设施不可违背的原则。只有通过反复地推敲与磨合,才能不断推出好的作品。
其次,展示我们的四个实操案例,这些内容涵盖农村殡葬基础设施的三种类别。
01,项目坐标:四川省——公益性墓地
设计人:罗永华
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是成都东部新区战略的重要落脚点。境内有世外桃源意境的“桃花故里”,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洛带古镇”,还有全球最大的绿肺“城市森林公园”。
接手这个项目后,创作团队成员各抒自见,头脑风暴过后,提出三个核心问题:如何让墓区自然融入山林环境创造友好亲民的界面?如何立体造景让山林变园林?在满足墓园的功能之外,如何给山林开发创造新价值?
我们创新地提出一个设计定位——“中国首个禅茶一味的公益性墓园”,力求打造一座颜值和实用价值兼具的墓园。
公墓与周边环境接壤处,打造平缓和开阔地带,减少繁茂林木给人带来的封闭感,人走在其中,内心安定平缓。
依山就势,打造台地茶园。茶园拾阶而上,层层叠叠,绿绿葱葱,如同圈圈涟漪。中国生态殡葬网为此指出,茶园成为一道景观,同时又是高能的经济作物,这样美观与实用兼备的公墓设计,具有开山意义。
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充分考虑生态与环保衔接。利用山凹低洼处打造旱溪,有意识引流雨水,起到排水渠的作用。采用生态材料,最大化保留场地绿量。以自然汀步过渡,减少传统台阶的生硬感,保证景观品质,同时满足生态环保的需求……
02,项目坐标:浙江省——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
设计人:陈可、罗永华
项目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下辖县,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
项目集合骨灰寄存楼与墓园于一体,规划总用地约13.96亩,骨灰寄存数约15000个,其中节地生态葬1200穴,新传统葬1500穴。
园区整体采用了“壹心,贰庭,叁园,伍苑”的空间造景手法,同时按照墓园分成为四大园组团,并冠以“心之境”“庭之礼”、“园之意”、“苑之隐”来承袭东方礼序的回归。
壹心之境。
指骨灰寄存楼,包含值班室、业务办理室、殡葬智慧平台、祭拜间等。
贰庭之礼。
庭是墓区与骨灰寄存区相衔接的区域,既是交通意义上的引径,将喧嚣隔绝于外,独具风格的设计更是重在打造墓园入口的大气之势,同时最具仪式感的主入口,以双向景墙营造景观,是墓园入口的集散广场,营造出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空间意境。
叁园之意。
分别为“悟园”“曲园”“如园”。悟园,以“思”为核心,意在打造哀悼、静思空间;曲园,中国生态殡葬网为此表示,因该园区规划设计以“S”型为主,引入“曲水流觞”的古民俗设计理念而得名,并设有“灵竹幽谷”主题生态墓园;如园,意在打造“自然的山、精美的石、古拙的树、凝练的园”为特色的清幽园林。以精心雕琢的亭台轩榭为人们提供生死对话和思考的空间。
伍苑之隐。
主要为传统墓园区,以简约的排列式来呈现出文化的符号细节,将墓区不同核心特色有机划分,巧妙的设计出青云苑、天凤苑、福香苑、万寿苑以及玉华苑。
03,项目坐标:福建省——公益性集中治丧场所
设计人:谭发平
项目位于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革命战争年代,福建省委曾经几度驻在闽北,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红土地。
项目总规划用地约500亩,其中殡葬服务中心等配套建筑用地面积约200亩,陵园用地面积约300亩。项目四周丘陵环抱,多为山地,内有少部分农田和平地。项目规划上,需要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避免大面积的山体开挖,打造自然的山水环境。
中国生态殡葬网为此强调,由于其立足于场地文化脉络及现场的地形、水文、风水等条件,我们确立设计的核心意向为“凤舞九天”,以飞天凤凰的风水格局和祥云的烘托为主要表达内涵。
依托天然的风水格局,以山脊线及延伸线为景观轴线,建筑的总体布局考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同时能合理的组织功能布局。积极营造“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的景观氛围,致敬“碧水丹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的武夷山。
04,项目坐标:广东省——公益性殡葬综合体
设计人:陈可、李清
项目总用地约200亩,三面环山,环境优美,地块内有成片种植好的树木,可因地制宜,保留原生植被,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项目规模较大,根据民生需求,我们将项目定位为“公益性殡葬综合体”。
所谓公益性殡葬综合体,就是一个项目将公益性墓地、公益性治丧场所、公益性骨灰存放楼等功能集合于一身,全面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这是当下农村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最高版本,也是很多经济发达的县城和乡镇正在着力打造。
在项目的规划过程中,中国生态殡葬网与我们共同确立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先建公园再建墓园”。结合城市公园和生态纪念园的形式,集中规划与开发,作为乡村振兴与村域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项目保留原有水系做为空间主轴线,同时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展现出一幅绝美的“山林湖野”的乡村画卷。
二是“最大化减少殡葬扰民情况”。项目离最近的村民居住区约600米,我们有意将殡仪馆选址于场地中部两个山体之间,藏于山,隐于林,空间比较独立,避免对村民生活产生干扰。同时,从入口进入园区,几乎也看不到殡葬基础设施,以缓解人们不安的情绪。
以上四个项目涉及的地方从四川到浙江再到福建和广东,从“公益性墓地”到“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再到“公益性集中治丧场所”,这是我们为中国农村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奉献的辛劳之作。
尾声
党中央在《意见》中提及“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农村是中国殡葬改革的最后一站,它的发展质量决定中国殡葬改革的成败。更决定着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转变。我们全体殡葬人将以智为火,以梦为马,设计更多更好的殡葬基础设施,为中国的殡葬改革和建设美丽乡村奉献出全部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未来增辉添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首  页   |    服务简介   |    招商加盟   |    殡葬网站   |    殡葬文化   |    殡葬用品   |    殡葬服务   |    观点交流   |    联系我们   |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29236号-2